迈出校园“小世界” 扎根社会“大课堂”

时间:2025-07-19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陈玮 编辑:唐翌殊

分享到

7月16日起,全省教育系统举办思政课教师“三高四新”省情集体备课活动。备课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要因地制宜,善用湖南红色资源,把思政课搬出校园,搬到红色胜地、革命遗址、博物馆等社会大课堂。

上好思政课,就是要摆事实、讲道理,要做到这一点,身临其境是最好办法。拿“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活动来说,其开班仪式放在毛泽东广场,有宣誓、献花等诸多仪式,以实景化的课堂、沉浸式的体验,激发学生们的思想共鸣。通过亲历式学习,深刻的理论不再悬浮于空中,而是在青少年的心田扎下根来。一项对参加红色研学活动的师生及家长的问卷调查显示,99.02%的学生基本知晓了毛泽东同志的生平事迹及其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的贡献,并普遍产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感悟。

湖南各地红色资源禀赋各异:郴州有见证国防建设的711核工业功勋矿,衡阳有承载抗战记忆的南岳忠烈祠……这些独特资源,是“大思政课”的生动课堂。因此,将红色资源转化为育人场景,不仅要紧密结合地域特色,更要系统梳理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与节点,精心设计主题展览与学习体验线路,让孩子们对厚重的革命历史有更生动、更具象的记忆。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正是思政课最鲜活、最厚重的教材。上好思政课,同样要与时事热点紧密结合,比如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国庆节等重大时间节点,引导学生走进历史纪念馆、博物馆,探访抗战遗址,品读泛黄的家书、观看珍贵的影像资料,聆听历史故事,体悟伟大精神。身临其境的实践教学,让思政教育迈出校园“小世界”,扎根社会“大课堂”。

思政课不仅关乎“记住过去”,更引导青年思考“如何走向未来”。抛开枯燥、单调的说教,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精准、有效地将“三高四新”省情融入教学之中,这是备课活动留下的重要命题,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索与实践。

责编:陈玮 编辑:唐翌殊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湖南教育新闻
《湖南教育新闻》栏目简介

《湖南教育新闻》栏目简介

查看详情
国防教育频道
国防教育频道简介

国防教育频道简介

查看详情
湖南招考
直播预告!“湘就业”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

直播预告!“湘就业”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

查看详情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简介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简介

查看详情
奋斗青春号
奋斗青春号

奋斗青春号

查看详情
友情链接